深秋季节,行走在有“胶东屋脊”之称的山东烟台栖霞市,漫山遍野的苹果惹人喜爱。果园里,几名果农踩着小梯子,手持剪刀,把苹果摘下来放到布袋里。园外的空地上,果农在忙着挑选、分拣、装筐、运输,一派忙碌景象。
图为栖霞一处种植基地内的苹果。新华社记者邵琨 摄
栖霞地处苹果种植“黄金地带”,苹果栽培已有130多年的历史,是烟台苹果的核心产区,全市苹果种植面积100万亩,年产苹果210万吨。作为国家生态涵养区和烟台永续水源地,栖霞独特的水土、适宜的气候和良好的生态造就了栖霞苹果的独特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
依托苹果产业,栖霞培育出众多从事种植、仓储、肥料、包装、运输、加工、销售等行业的企业。栖霞市委常委刘海华说:“栖霞共有43万人口,80%以上的人在从事苹果及其相关产业。可以说,栖霞是一座被苹果托举的城市。”
行走在栖霞各地,苹果元素随处可见。广场上有苹果模样的雕塑,节会上有以苹果为主题的节目,餐厅里还有用苹果做成的菜。刘海华介绍说,前几天,栖霞以苹果为主材创新打造的“百道苹果宴”,让中外嘉宾赞叹不已,不仅丰富了饮食文化,还挖掘了栖霞苹果在烹饪领域的更多可能。
每年秋季,当地举办的苹果艺术节都会成为果农的一次盛会。四面八方的果农来到这里,看演出、话丰收,交流种植经验。一些苹果生产加工企业还会邀请外地客户来这里体验浓厚的苹果文化氛围,借此洽谈合作。科研院所研发的新品种、外地果农的种植新技术管理新方法、苹果深加工产品等也会在这里展示。刘海华表示,举办苹果艺术节,重要的是帮果农开阔视野、交流经验,了解未来苹果产业的发展方向。
从在全国率先引进红富士苹果,到“刻、剥、拉”幼树早期丰产技术、推广苹果套袋技术,栖霞果业种植管理技术始终在自我革新。如今,栖霞把科技创新作为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引擎,发挥好“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园区的作用,依托院士工作站和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栖霞苹果产业研究院等科研力量,引导科技要素向苹果产业聚集。一批从事苹果产业的企业不仅赢得了国内外市场,还成为带动果农增收致富的强力引擎。
走进齐鲁泉源供应链有限公司的一个生产车间,精挑细选的新鲜果品有序摆放,包装盒上贴着二维码。公司董事长姜延泉说:“扫描即可知道产品信息,种植、运输、仓储、加工、销售等情况均可查询,透明可追溯。精挑细选的栖霞苹果,全程恒温冷链运输,大约一周时间到达加拿大客户手中。今年公司的订单非常多,大多来自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
图为齐鲁泉源供应链有限公司的一个种植基地内刚采摘的苹果。新华社记者邵琨 摄
为严控苹果品质,栖霞苹果生产企业多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通过物联网和苹果大数据管理平台,帮助果农改善果园生产环境和管理方法。
近年来,栖霞引导齐鲁泉源等企业研发苹果脆片、苹果酵素等休闲食品,延伸苹果产业链;支持企业利用废弃苹果枝条制作生态板材等,推动果业经济向“绿色环保、低碳循环”方向发展。(记者邵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