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下载某学习APP, 年龄分级为4岁以上,打开一看竟然是黄色软件……最近一位苹果手机用户的经历,迅速登顶热搜引发热议,不少网友也分享了自己的类似遭遇。
在舆论挞伐声中,上述软件已被苹果应用商店清除。然而,黄色软件“披马甲”上架,却并非头一回。有网友指出,早在去年就发现很多这样的APP,有的打着“学习”幌子,有的挂着“骑行”名号,或者其他什么热门标签,号称发布相关资讯通知、论坛交流等内容,表面描述并无异常,甚至一度冲到下载榜排行前列。如此这般伪装,令人防不胜防,尤其是那些以“学习”为名的软件,受众多为儿童和青少年。他们涉世不深,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不强,更极易被带偏。
黄色软件屡屡被打、频频冒头。究其原因,固然有巨大的利益驱使,但上架平台的失职失责失察显然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以此次曝光的“学习XX字母”为例,赫然摆在同类下载应用的第三位,应用商店难道不该了解其主体内容?据网友爆料,在上述软件下架后,苹果应用商店免费榜的第一、二名竟然再次出现黄色软件。一而再、再而三,官方回应“很震惊”“很重视”,但风头过后一切如旧,本质上还是推诿卸责心态使然。
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每一个责任主体都应守好自己的阵地。作为平台方,应用商店参与了App的分发与销售,从中赚取了利益,当然就要承担相应责任。在这个问题上,平台方首先不妨自行自查,这些App是如何闯关上架的,为什么违法违规者总蠢蠢欲动,是处罚力度不够,还是审查系统有漏洞?与此同时,监管部门、执法机关也要加大力度,谁该负主要责任,谁该负连带责任,管理不力也好,投机钻营也罢,只有大声棒喝,才能倒逼相关方约束自身行为。
生态良好、监管严格是应用商店的立身之本,管不住“黄色软件”,就是在砸自己的口碑。危机公关能够平息一时风波,但顽疾不除,还是少不了出事,折腾多了,消费者又会怎样用脚投票呢?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田闻之
编辑 汤华臻
流程编辑 马晓双